2009-2-15 21:33
tanghuarong
星球大战 精选辑一
[img]http://image-1.verycd.com/19a92d0af15539e67b0de5914ab9e21670082/post-321771-1161165725.jpg[/img]
[img]http://image-1.verycd.com/7e0adf8b0ff22ad7b3ea11fc135aa69970666/post-321771-1161458439.jpg[/img]
[img]http://image-1.verycd.com/d122d8707233667004229de5b937ed6f38052/post-321771-1164048618.jpg[/img]
[size=4][color=black][/color][/size]
[size=4][color=black]前言
┈┈┈┈┈┈┈┈┈┈┈┈┈┈┈┈┈┈┈┈ [/color][/size]
[size=4][color=black] 1977年,当乔治卢卡斯的《星球大战》横空出世,谁也不曾料到它会对好莱坞乃至世界电影制作技术与观念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不仅影片本身被公认为影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就连它的原声音乐,也超越了单纯的附属品地位,成为当代乐坛最经典的管弦乐佳作之一。从《星球大战》的辉煌壮丽、《帝国反击战》的阴郁沉重、《武士归来》的感性唯美,回溯到《幽灵威胁》的矛盾紧张、《克隆人的进攻》的荡气回肠、《西斯的复仇》的肃穆悲痛,善于创造主题旋律的电影音乐大师约翰·威廉姆斯,写下了创作生涯中最漫长而亮丽的一笔...... [/color][/size]
[size=4][color=black]
Ⅰ.星球大战:新的希望
┈┈┈┈┈┈┈┈┈┈┈┈┈┈┈┈┈┈┈┈
如同第一部“星战”影片的全名,约翰·威廉姆斯用慷慨激昂的管弦乐笔触,为人们勾勒出一副充满希望、宏伟浩淼的史诗画卷。
从有声片问世开始,电影音乐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一直处于点缀的地位。即使是被誉为黄金时期的五、六十年,也鲜有能独立于影片存在的作品。加之电视等流行文化所带来的冲击,为了压缩制作成本,迎合普通观众的欣赏口味,小规模管弦乐搭配大量现代音乐元素的手法逐渐占据了原声创作的主流。早年从事爵士及音乐剧创作的约翰·威廉姆斯,恰好是这一风气的主要推动者之一。富有戏剧性的是,当这股现代化风潮在七十年代达到高潮时,约翰·威廉姆斯却以前所未有的回归姿态创作出《星球大战》,使古典管弦乐式的编排传统在电影配乐创作领域得到了复兴。
影片《星球大战》1977年上映时,CD技术尚未问世,当年,它的原声仅发行了黑胶唱片和磁带。直至1986年,Polydor唱片公司才首次推出了它的 CD版。约翰·威廉姆斯创作并指挥,伦敦交响乐团演奏的16段乐曲,在几个版本中都被拆分成了上、下两部分,总长接近74分钟。尽管从选曲到制作,这张原声唱片都受到了不少电影音乐迷的抱怨,但并不影响作品本身的受欢迎程度。
作为一部包揽了金球奖、奥斯卡和葛莱美最佳电影配乐殊荣的作品,《星球大战》的魅力甚至征服了许多专门演奏古典音乐的大型管弦乐团,美国国家爱乐管弦乐团就是其中之一。影片上映的同年12月,在指挥家Charles Gerhardt的率领下,他们重新演奏了约翰·威廉姆斯所创作的6段配乐,并连同约翰创作的另一部作品《第三类接触》,一起发行了黑胶唱片。较之于首版原声粗糙的制作,这张33分钟的浓缩版《星球大战》,更无愧于作品本身的经典地位。1989年,RCA唱片公司又采用数字技术制作了它的CD版,使声音的品质进一步得到了提升。迄今为止,这款经过杜比环绕混音的CD,仍是所有《星球大战》唱片里最出色的一张。
1993年,“星战”三部曲首次以套装的形式推出。四张CD中,除了《星球大战》、《帝国反击战》和《武士归来》各自的原声,还有一张集合了这三部影片配乐的合集。尽管每张唱片都增加了一些从前未发行的曲目,但由于这些曲目为画面节奏服务的痕迹太重,加之编排的失误,它并没有象预期那样引来一片喝彩之声。
1997年,正值影片《星球大战》上映20周年之际,为了给即将开始拍摄的《星战前传》预热,导演乔治卢卡斯对原来的版本进行了重新修复和剪辑。同年,为了配合这个特别版《星球大战》的公映,RCA唱片公司趁机推出了特别版原声。尽管还是两张CD,却比1977年的首版增加了将近半个小时的内容。其中既有一些从未公开发行过的华彩段落,也有一些与以往不同的替换版曲目,创下了所有《星球大战》原声中,曲目最全的记录。经过20年的等待,乐迷终于有机会完整地欣赏到《星球大战》美妙乐章。
去年年底,为了配合“星战”三部曲套装DVD的发行,Sony古典唱片公司将《星球大战》的原声唱片,再度以收藏版的名义推向了市场。虽然在封面、包装上有所变化,并采用CD-ROM格式添加了屏保等噱头,所收录的曲目却与RCA唱片公司1997年发行的特别版如出一辙,因此并没有造成更大的反响。
Ⅱ.帝国反击战
┈┈┈┈┈┈┈┈┈┈┈┈┈┈┈┈┈┈┈┈
昂扬华丽的铜管乐,在约翰·威廉姆斯手中发生一百八十度的逆转,压迫感十足的黑武士主题,成为“星战”系列片的灵魂之音。
随着一连串具有强烈个人风格的配乐作品陆续取得成功,约翰·威廉姆斯在70年代后期就稳稳地跻身于“音乐大师”的行列,气势磅礴的进行曲风,渗透在他的每一部作品之中。尤其是他所创作的主题曲,即使脱离影片单独欣赏,也丝毫无损其艺术价值。因此,当卢卡斯于1980年继续在银幕掀起他的“星战”风暴时,约翰·威廉姆斯顺理成章地成为配乐创作的不二人选。续集电影里的主题旋律通常会大量继承前一部的旋律基因,因此超越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这一定律却被约翰·威廉姆斯在《帝国反击战》中打破了,威武中夹杂着矛盾的号角之声挖掘出更加深刻的精神内涵。
1980年,随影片上映而首度推出的《帝国反击战》原声唱片,与《星球大战》有颇多相似之处,同样由约翰·威廉姆斯创作,并指挥伦敦交响乐团演奏、同样只发行了黑胶唱片和磁带、同样收录了74分钟左右的音乐,只是曲目总数略有变化,由16首变成了17段。1986年,Polydor唱片公司首次推出了它的 CD版时,却发生了严重缩水的情况。原来黑胶唱片与磁带版中的17首乐曲,只有10首被保留下来,曲目时间总长锐减到41分钟不说,连黑胶唱片中制作精美的小册子也不见踪影,因此,该款原声的CD版,受欢迎程度反而不及黑胶唱片和磁带的版本。
《帝国反击战》为约翰·威廉姆斯再次赢得了问鼎金球奖和奥斯卡最佳电影配乐的资格,虽然最终无功而犯,却赢得了葛莱美奖的最佳器乐作品和最佳电影配乐专辑两大专业奖项的肯定。如今,越来越多的人经过重新审视发现,约翰·威廉姆斯这次创作的《帝国进行曲》(即黑武士的主题),才是掌握整个星战故事脉络的核心乐章,也是所有星战的主题音乐中最为发人深省的一部作品。同是1980年,《帝国反击战》的原声唱片推出后不久,指挥家Charles Gerhardt率领美国国家爱乐管弦乐团梅开二度,对约翰·威廉姆斯专门为此片所创作的12段乐曲进行了重新演绎,并以黑胶唱片的形式推向了市场。 1989年,RCA唱片公司以CD的形式同时发行重新录制的《星球大战》和《武士回归》时,却没有将这个长达45分钟的录音公诸于事。直到1992年,籍由当时正在电影原声制作与发行领域崛起的Varese Sarabande唱片公司,它才没有沦为沧海遗珠。比起《星球大战》,这次重新录制的《帝国反击战》,从录音质量到演奏水平多了不少瑕疵,尤其是《帝国进行曲》中原本最出彩的铜管乐也因欠缺足够的气势而疲态尽显。
1993年,RCA唱片公司首次将《星球大战》、《帝国反击战》和《武士归来》的原声唱片制作成套装发行。除了三张各自独立的原声CD,还有一张汇集了三部曲的配乐作品于一身的合集。尽管在每张唱片都增加了一些从前未发行的曲目,但是让人满意的只有《帝国反击战》这一部分。长达108分钟的乐曲,增加的几乎都是曾被错误忽略掉的主干旋律,而非无关痛痒的枝节乐章,充分弥补了1986年该片第一个CD版原声造成的诸多遗憾。
当《星球大战》在1997年迎来20周年之际,导演乔治卢卡斯继《星球大战》之后,对《帝国反击战》也进行了重新修复、剪辑,使之以特别版面貌再现于银幕。RCA唱片公司利用这一时机,首次发行了特别版原声。尽管,此前发行的“星战”三部曲原声套装里,《帝国反击战》这部分的曲目已经比较完整,水准也臻完美,但是特别版的《帝国反击战》还是又增加了16分钟的新曲目和一些与以往不同的替换版配乐,除了让星战迷在比较乐曲细微差别方面感觉有些趣味之外,效果却不能和特别版《星球大战》原声同日而语。
时隔七年,Sony古典唱片公司利用“星战”三部曲套装DVD发行的机会,将《帝国反击战》的特别版原声,转换为收藏版原声进行了发行。由于没有添加任何新的音乐段落,唱片公司将主要精力放在一些枝节性噱头的制造上,不仅更换了新的封面和包装,还以CD-ROM格式增加了屏保、图片、背景介绍等一些音乐以外的内容,颇有换汤不换药的嫌疑。
Ⅲ.武士归来
┈┈┈┈┈┈┈┈┈┈┈┈┈┈┈┈┈┈┈┈
约翰·威廉姆斯另辟悉径,浓墨重彩的铜管乐,终被轻描淡写的弦乐取代,第一轮星战故事在细腻平和的新世纪乐章中安然落幕。
经过时间的磨砺,约翰·威廉姆斯创作电影音乐,尤其是打造主题旋律的造诣逐渐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1983年,当乔治卢卡斯再度发出邀请时,约翰·威廉姆斯的进行曲情结已经到了家喻户晓的程度。无论是星战系列片本身还是约翰·威廉姆斯,都面临盛名带来的巨大压力。一明一暗两大经典主题之后,抛却现代音乐元素多年、宏扬古典管弦乐创作手法的约翰·威廉姆斯,首次在最受人瞩目的代表作中,做出了大胆地尝试。传统与现代相融的新世纪曲风,将否极泰来的喜悦与恬淡,植根于利雅公主的主题旋律之中。虽然未能先声夺人,却成就了星战中最别致的人性诗篇。
《武士归来》于1983年上映时,传统黑胶唱片的未来已经开始受到质疑,新问世的CD(即激光唱片)凭着便于保存等优势,直接威胁到黑胶唱片在商业市场上的老大地位。因此,尽管黑胶唱片和磁带版的《武士归来》原声还是率先问世,但是约翰·威廉姆斯和伦敦交响乐团三度合作而成的音乐遭到了更加严重的断章取义,只有11段乐曲被收录其中,总的时间长度还不到45分钟。从这张原声唱片开始,人们发现每隔一段时间,“星战”系列片的原声必定有更新更好的版本出现,从曲目内容上弥补上一个版本中的某些缺陷。
从恢弘壮阔的史诗篇章到小家碧玉的唯美天籁,《武士归来》引发的最大争议在于它似乎没有一首象前两部影片特别有分量的主题旋律。虽然也获得了金球奖、奥斯卡以及葛莱美最佳电影配乐的提名,却一无所获。这也是约翰·威廉姆斯为“星战”系列片作曲以来,第一次遭遇颗粒无收的境况。客观地说,约翰·威廉姆斯为《武士归来》创作的《利雅公主的主题》这一核心乐章,虽然没有其他主题那么有气魄,但那细腻婉约的风格恰似万绿丛中一点红,散发着与众不同的风情。指挥家 Charles Gerhardt当时正是意识到这一点,才率领美国国家爱乐管弦乐团,第三次对约翰·威廉姆斯创作的配乐进行了重新录音。这张新版本的黑胶唱片,在曲目编排及可听性上较首版原声都有很大的改观。1989年,RCA唱片公司又采用数字技术制作了它的CD版。经过杜比环绕混音,作品本身的旋律魅力得到了充分发挥,受到乐迷的广泛推崇。
1993年,对“星战”音乐迷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时刻,首次以套装的形式面世的“星战”三部曲原声,满足了人们想要听到更多片中曲目的愿望。其中,《武士归来》自身的原声加上三部影片配乐合集中所收录的相关曲目,足足增加了53分钟的音乐。唯一遗憾就是这些音乐中,真正能够独立欣赏的有限,大部分都是需要配合画面的细节段落,因此并没有取得预期的轰动效果。
当《星球大战》上映20年后,乔治卢卡斯也开始为完成他心目中的“星战”神话再度摩拳擦掌。他重新对“星战”三部曲进行了全面修复与剪辑,制作成特别版在全球发行。在此期间,RCA唱片公司也以特别版的名义,重新发行了约翰·威廉姆斯为三部“星战”影片创作的原声音乐。在这个版本中,《武士归来》和其他两部一样,所收录的曲目是有史以来最全的。两张CD包含内容长度达到了148分钟,创下了“星战”系列原声的最高记录。这些曲目中不仅有从前未发行的精彩乐章,还有包含一些约翰·威廉姆斯为增加的情节新创作的曲子,极具收藏价值。
为了给《星战前传》三部曲的终结篇《西斯的复仇》宣传造势,旧的“星战”三部曲去年推出了套装DVD。得到原声版权的Sony古典唱片公司,顺势推出了三部“星战”影片的收藏版原声,包括《武士归来》。该版本除了封面和包装有所更换,并以CD-ROM格式增添了一些幕后资料外,曲目完全照搬了之前的特别版,因此吸引力有限。为了便于保存,Sony古典唱片公司这次不仅单独发行三部“星战”影片的收藏版原声,还将三部“星战”影片的收藏版原声组合在了一起,推出了一款收藏版的套装。
Ⅳ.星战前传一:幽灵的威胁
┈┈┈┈┈┈┈┈┈┈┈┈┈┈┈┈┈┈┈┈
时隔二十二年,“星战”神话在凝聚了前三部精髓的旋律中卷土重来,约翰·威廉姆斯运用气势磅礴的人声掀起紧迫交关的对决。
从首次接触《星球大战》,到为《星战前传一:幽灵的威胁》执笔创作配乐,22年间,约翰·威廉姆斯创作的作品,已经先后12次获得了奥斯卡的提名,3次成功地摘取最佳电影配乐的桂冠。面对“星战”这个让他受到世人推崇的老题材,是否能再创出新的经典乐章,成了影片《星战前传一:幽灵的威胁》上映前,最受人关注的问题之一。拥有丰富经验的约翰·威廉姆斯以万变不离其中的太极招式,轻易化解了人们的疑虑。“星战”三部曲的所有主题在他手中得以延伸,与此同时,雷霆万钧的和声、急促涌动的弦乐和惶惑不安的管乐交织出一段更加瑰丽豪迈的命运交响诗。
随着好莱坞电影工业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复兴,原声唱片作为一类独立的音像产品,制作、宣传以及发行都更加趋于成熟。在影片《星战前传一:幽灵的威胁》还没有在影院上映前,约翰·威廉姆斯创作的主题曲《命运对决》已经拉开了如火如荼的宣传攻势,连Sony古典唱片公司宣传用的单曲唱片也在星战迷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为了使这部“星战前传”三部曲的开山之作,在延续前作风格的基础上有所创新,约翰·威廉姆斯将气势如虹的人声大合唱,融入了进行曲式的旋律之中。这也是“星战”系列片问世以来,第一首有人声出现的主题曲。经过伦敦合唱团与伦敦交响乐团的默契配合,人们体验到一场新的听觉震撼。
和收录《命运对决》的单曲唱片一样,Sony古典唱片公司发行《星战前传一:幽灵的威胁》原声的时间,也影片正式上映提前了半个月。截止电影公映时,这张原声在北美地区的销量已经突破了白金数字。1999年,作为一张有古典管弦乐风格的原声,竟然卖出了两百万张,使人不得不折服于约翰·威廉姆斯的创作才华。碟中所收录的《命运对决》,被约翰·威廉姆斯制作成独立的乐章。不仅如此,透过《终曲》,他将《星球大战》开篇激昂亢奋的总主题、《帝国反击战》中抑郁愤懑的帝国主题和《武士归来》结尾充满灵性的童声合唱共冶一炉,短短对整个星战系列片进行了概念式的回顾。难怪这张将近75分钟的原声唱片又一次取得了竞争葛莱美最佳电影配乐作品的入场券。
首版原声的成功,加之其收录的曲目有限,难以满足“星战”迷想听到更多片中精彩乐曲的需求,Sony古典唱片公司于2000年,该片推出DVD产品时,发行了另一款双碟珍藏版。不仅收录的曲子增加到了124分钟,还按照片中的顺序,整理成一连串的组曲,使之更加接近它们在影片中的本来面目。尤其是没有加入人声合唱的《命运对决》,别有一番滋味。这种划分曲目的方式,也影响了每段乐曲的连贯性,有些甚至到琐碎的程度,令其失去了单独欣赏的意义。受到当时在原声中舔加对白的风气影响,碟中还加入了一个混杂着人物对白版的《命运对决》,效果犹如一部预告片,噱头多过其艺术价值。
Ⅴ.星战前传二:克隆人的进攻
┈┈┈┈┈┈┈┈┈┈┈┈┈┈┈┈┈┈┈┈
耳熟能详的帝国旋律,由约翰·威廉姆斯的生花妙笔,延伸成百感交集的爱情诗篇。跌宕起伏的乐声中,星战的宿命观怒放开来。
《幽灵的威胁》,对约翰·威廉姆斯在主题旋律锤炼表现出的高水准,再度得到了认同。当卢卡斯将“星战”神话一路推进到《克隆人的进攻》时,人们对该片音乐的注意力,绝大部分都转移到了约翰·威廉姆斯创作的主题曲上。而此时的约翰·威廉姆斯不仅对“星战”理解得更加透彻,也更懂得如何通过规划使前后得以统一。接手《星战前传》开始,约翰·威廉姆斯认定了《帝国反击战》的黑武士主题,所蕴涵那种矛盾挣扎的宿命色彩,才“星战”系列片的真正归依。因此,原本刻画内心痛苦与愤怒时才闪现的慢版黑武士主题,演变成一阙足以令人扼腕长叹的爱情悲歌。
通过各种宣传攻略,Sony古典唱片公司率先将人们的视线集中在约翰·威廉姆斯创作的主题曲《穿越星际》上。黑武士主题的精髓,经过约翰·威廉姆斯的改头换面。完全没有昔日的杀气,摇身幻化成荡气回肠的情感诗篇。从温柔如水到心潮澎湃,旋律的巨大落差中,忧郁矛盾夹杂着愤怒的情绪犹如影随形。“星战”影片问世以来,如此具有煽情效果的乐章还是史无前例,对约翰·威廉姆斯的这段新作的评价,存在着相当大的争议,乐评人认为这种由旧有旋律衍生而来的作品,算不上什么创新,而乐迷则认为这段乐曲蕴涵着强烈人性色彩,这也正是从前的“星战”影片所欠缺的。因此,这张单曲唱片很受乐迷青睐。
2002年,影片还没有正式上映,Sony古典唱片公司就提前半个月推出了《星战前传二:克隆人的进攻》的原声唱片,一共收录了约翰·威廉姆斯创作,伦敦交响乐团演奏的13段音乐,所有曲目加在一起将进74分钟的时间。其中,和《命运对决》一样,《穿越星际》也被约翰·威廉姆斯制作成独立的乐章。
受到之前的《魔戒》及《哈里波特》影响,Sony古典唱片公司在发行这张原声时,同时推出了四种不同的封面包装作为噱头,内容则是完全一样,这一做法引来了不少星战迷的非议。与此同时,Sony古典唱片公司还以这四种不同的封面包装,推出了该原声唱片的防盗录版,并在其中增加了一段并不精彩的曲目。由于欠缺精彩的新鲜乐章,这张原声唱片未能超越《幽灵的威胁》。
Ⅵ.星战前传三:西斯的复仇
┈┈┈┈┈┈┈┈┈┈┈┈┈┈┈┈┈┈┈┈
愤怒的烈焰,籍由约翰·威廉姆斯融汇贯通的音乐语言,化身成波澜壮阔、锐不可档的史诗洪流,彻底颠覆邪不胜正的传统结局。
虽然新一轮的“星战前传”三部曲,没能缔造更加辉煌的奇迹,但是作为一部地位超然的系列影片,它的终结还是受到了人们的关注。约翰·威廉姆斯用音乐语言,为这部史诗巨著画上的句号是否圆满,暂时还在未知数,一切只有等到5月3日才能见分晓。
5月3日,Sony古典唱片公司将率先采用双碟包装的形式,推出《星战前传三:西斯的复仇》的原声唱片。其中一张为CD,收录有约翰·威廉姆斯为影片创作,并指挥伦敦交响乐团演奏的70多分钟配乐。另一张名为《星球大战:音乐之旅》的DVD,收录了用六部“星战”电影的画面剪辑而成的音乐电视作品,时间超过 70分钟。届时,不仅可以分享终结篇的精彩,还能在熟悉的乐声中永远将完整体验“星战”所缔造的银幕神话。 [/color][/size]
[size=4][color=black][/color][/size]
[size=4][color=black][/color][/size]
[size=4][color=black][/color][/size]
[size=4][color=black][/color][/size]
[size=4][color=black][/color][/size]
[size=4][color=black][/color][/size]
[size=4][color=black][/color][/size]
[size=4][color=black][/color][/size]
[size=4][color=black][/color][/size]
[size=4][color=black][/color][/size]
[size=4][color=black][/color][/size]
[size=4][color=black]Star Wars Main Title[/color][/size]
[size=4][color=black][/color][/size]
[size=4][color=black]The Battle Over Coruscant[/color][/size]
[size=4][color=black][/color][/size]
[size=4][color=black]You Can't Sit Here[/color][/size]
[size=4][color=black][/color][/size]
[size=4][color=black]Jedi Rocks[/color][/size]
[size=4][color=black][/color][/size]
[size=4][color=black]Lament[/color][/size]
[size=4][color=black][/color][/size]
[size=4][color=black]Run Forrest Run[/color][/size]
[size=4][color=black][/color][/size]
[size=4][color=black]Lapti Nek (Album)[/color][/size]
[size=4][color=black][/color][/size]
[size=4][color=black]News Of The Attack[/color][/size]
[size=4][color=black][/color][/size]
[size=4][color=black] Another Happy Landing[/color][/size]
[size=4][color=black][/color][/size]
[size=4][color=black]Moving Things Along[/color][/size]
[size=4][color=black][/color][/size]
[size=4][color=black]Anakin's Dark Deeds[/color][/size]
[size=4][color=black][/color][/size]
[size=4][color=black]Grievous Travels To Palpatine[/color][/size]
[size=4][color=black][/color][/size]
[size=4][color=black] It Can't Be[/color][/size]
[size=4][color=black][/color][/size]
[size=4][color=black]The Lightsabers[/color][/size]
[size=4][color=black][/color][/size]
[size=4][color=black]Council Meeting[/color][/size]
[size=4][color=black][/color][/size]
[size=4][color=black]Return To Tatooine[/color][/size]
[size=4][color=black][/color][/size]
[size=4][color=black]Final Duel - Into the Death Star[/color][/size]
[size=4][color=black][/color][/size]
[size=4][color=black]Good-bye, Old Friend[/color][/size]
[size=4][color=black][/color][/size]
[size=4][color=black]The Boys Continue[/color][/size]
[size=4][color=black][/color][/size]
[size=4][color=black]Revenge Of The Sith (Film Version Edit)[/color][/size]
[size=4][color=black][/color][/size]
[size=4][color=black]Leia's News (Alternate)[/color][/size]
[size=4][color=black][/color][/size]
[size=4][color=black]The Immolation Scene[/color][/size]
[size=4][color=black][/color][/size]
[size=4][color=black]Funeral Pyre for a Jedi (Alternate)[/color][/size]
[size=4][color=black][/color][/size]
[size=4][color=black]The Brith Of The Twins[/color][/size]
[size=4][color=black][/color][/size]
[size=4][color=black] Forbidden Love & Yoda And The Younglings[/color][/size]
[size=4][color=black][/color][/size]
[size=4][color=black]Death Of Padmé[/color][/size]
[size=4][color=black][/color][/size]
[size=4][color=black]The Emperor Arrives[/color][/size]
[size=4][color=black][/color][/size]
[size=4][color=black] Victory Celebration (Album)[/color][/size]
[size=4][color=black][/color][/size]
[size=4][color=black]Ewok Celebration (Nation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color][/size]
[size=4][color=black][/color][/size]
[size=4][color=black]A Home For The Twins - End Credits[/color][/size]
[size=4][color=black][/color][/size]
[size=4][color=black]The End Credits Suite[/color][/size]
[size=4][color=black][/color][/size]
[size=4][color=black]Duel of the Fates [From Star Wars Episode 1][/color][/size]
[size=4][color=black][/color][/size]
[size=4][color=black] Lord Tyrannus Returns - Finale (Edited)[/color][/size]
[size=4][color=black][/color][/size]
[size=4][color=black]End Titles[/color][/size]
[size=4][color=black][/color][/size]
[size=4][color=black]Victory Celebration_End Title[/color][/size]
由于我是第一次做这种精选辑,肯定有不足之处,望大家提出保贵建议.
[free] [url]http://www.rayfile.com/files/7560b1b3-fb2a-11dd-bcb5-0019d11a795f/[/url] [/free]